中国出现了一种新型双发喷气式飞翼无人机最可靠的证券公司。
长春航展上亮相的飞翼无人机。
虽然目前相关细节有限,但中国航空工业一直在研制越来越多的飞翼无人机。这些飞翼构型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战斗机(UCAV)和高空侦察机,相关项目通常与国有研究机构合作。几年前,外界就曾推测,中国对飞翼无人机的投资可能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中国武器研制系统的学术部门将深入参与其中。
从9月15日开始,这架无人机的照片就出现在网络上。据称,这张照片是最近在中国吉林省长春市拍摄的,当时正值长春航展的布展阶段。长春航展定于9月19日正式开幕。当地政府表示,此次航展标志着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首次“全面启用”。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是长春一座规模庞大的航空主题场馆,包括一个主题公园和其他景点。
无人机后方视角。
从目前我们对这架无人机的了解来看,它至少在一侧印有中国科学院(CAS)的标识,看起来更像是一架已经处于研制阶段的测试原型机,而非实体模型。机身中央有一个明显的背部隆起,两侧紧贴着隆起的进气口。从后方观察这架无人机,只能看到两个独立的尾喷口。进气口和尾喷口可能对准位于机身中央上半部的发动机。
近距离观察无人机的机身和左进气口,机身侧面是中国科学院的LOGO和文字。
这架无人机中央前缘的脊状结构和发动机进气口形状等一些特征,与隐形飞机的设计大致相符。同时,尾喷口嵌入机身,但几乎无法隐藏。从后方拍摄的照片还显示,机身上的铆钉和其他紧固件并非与蒙皮完全齐平,机身和机翼上还有各种接缝和突起,所有这些细节都会对雷达截面积产生负面影响。如果这只是一架用于测试的原型机,那么其设计和构造等可能无法反映出最终配置的准确情况。
该机的核心设计是将两台喷气式发动机分别安装在机身中线两侧相对较高的位置,从而在中部创造更大的操作空间。该空间可以用于容纳各种有效载荷,包括传感器、通信阵列、燃料,甚至是机内弹舱。
无人机尾喷口的特写。机身上的铆钉、接缝和其他突出部分清晰可见。
目前,尚不清楚这架无人机将执行哪些任务,以及它是否仅仅是一架实验性飞机。中国科学院通过其下属的多个机构,在研发无人航空和航海设备、传感器和其他先进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这些技术显然具有潜在的军事应用潜力。通常,中国的国有研究机构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方政府也将长春航展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重要展示平台。
2025年9月3日,攻击-11无人机出现在阅兵式上。
无论中国科学院这架新型无人机的预期用途是什么,它都是多年来中国在多种飞翼无人机上进行实际研制工作取得的成果。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攻击-11“利剑”,它有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款投入使用的无人战斗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攻击-11的改进型或衍生型未来将部署在航空母舰和大型两栖攻击舰上。
2025年5月14日,卫星图像显示,中国位于新疆马兰附近的秘密试验基地出现了一架超大型飞翼无人机。
中国还出现了更大型的飞翼无人机设计,这样的大型无人机看起来更适合作为高空长航时(HALE)情报、监视和侦察(ISR)平台。就在2025年6月,外媒首次报道了中国一种新型、超大型隐形飞翼无人机,目前该机可能已经开始试飞。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
飞翼构型只是中国正在研制的、日益多样化的无人机的一部分,中国正在逐步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本月早些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京举行的大型阅兵式上,首次展示了几款新型无人战斗机设计。
正如一些外国专业媒体经常强调的那样,中国飞翼无人战斗机的发展与美国军方多年前放弃的类似设计(至少在非保密领域)形成了鲜明对比。据悉,俄罗斯、印度、土耳其和法国正在研制飞翼无人战斗机。随着长春航展将在本周晚些时候开幕,关于新型无人机的更多细节可能会浮出水面。
译者按:
外国作者不得不承认,在飞翼无人战斗机方面,“中国正在逐步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这样的评价以前只专属于美国和少数几家企业。
天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